大学生创业团队:以科技之光点亮银发群体的智慧生活
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,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,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一群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者,用行动给出了创新答案——他们组建的“银龄智创”团队,历时两年研发出一款集健康监测、紧急呼叫、生活辅助于一体的智能助老设备“康伴”,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,更以人性化设计赢得了用户口碑,成为大学生创业赋能社会服务的生动案例。
从课堂到现实:一次关于“科技温度”的探索
团队发起人、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李明回忆,项目灵感源于一次社区志愿服务。“我们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,发现他们对复杂操作充满畏难情绪,而市面上多数智能设备又缺乏针对性设计。”这一观察让团队意识到,老年群体需要的是“傻瓜式”但功能精准的科技产品。
展开剩余75%2022年,来自电子工程、医学、工业设计等专业的12名学生组成跨学科团队,在导师指导下开启研发。他们深入养老院、社区调研300余位老人需求,发现健康管理、安全保障、社交陪伴是三大核心痛点。基于此,团队确定了产品定位:通过非侵入式传感器实现24小时健康监测,集成一键呼叫、用药提醒、防走失定位等功能,并采用大字体、语音交互等适老化设计。
突破技术壁垒:让“硬科技”更有“软着陆”
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健康监测模块需通过毫米波雷达实现无感化数据采集,但初期设备误报率高达40%。团队连续三个月驻扎实验室,优化算法模型,最终将准确率提升至98%。为解决老年人对电子设备的“信任焦虑”,他们与三甲医院合作建立健康数据库,并开发出异常数据自动分级预警系统,确保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联系家属或社区。
“我们不仅要做技术突破,更要考虑使用场景。”工业设计专业的王雨欣展示产品细节:设备采用弧形防撞外壳,重量仅280克;充电接口改为磁吸式,避免老人插拔困难;紧急按钮设置在机身顶部,确保跌倒时也能触达。这些设计获得多项专利,并在2023年全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。
市场与公益并行:让科技普惠照进现实
今年3月,“康伴”设备正式量产,首批5000台通过社区团购、养老机构合作等渠道投放,售价仅为同类产品的60%。团队还推出“设备+服务”套餐,联合医疗机构为用户提供线上健康咨询。在杭州某养老院试点期间,设备成功预警3起突发疾病,帮助老人得到及时救治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团队的公益初心:每售出一台设备,即向农村空巢老人捐赠一台基础版。目前已有800余台设备通过公益渠道送达偏远地区。“科技应该打破数字鸿沟,而不是制造新的隔阂。”李明说。
如今,“银龄智创”团队已获得天使轮融资,并与多家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。他们正研发第二代产品,计划加入AI情感交互功能,让设备不仅能“看护”老人,更能“读懂”他们的心理需求。这群年轻人用行动证明:当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同频共振,青春的能量足以点亮千万家庭的幸福之光。
(全文约1000字)
新闻性文案(800字)
大学生创业团队研发智能助老设备 填补市场空白获多方认可
【本报讯】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并行发展的当下,一群大学生创业者将目光投向银发群体,用科技创新破解养老难题。记者近日获悉,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“银龄智创”团队,成功研发出智能助老设备“康伴”,并在试点中取得显著成效,引发社会对适老化科技产品的广泛关注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截至2023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.97亿。与此同时,智能设备在老年群体中的渗透率不足30%,操作复杂、功能冗余成为主要障碍。“市面上的产品要么是简化版手机,要么是医疗级监测设备,缺乏针对普通老年人日常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。”团队负责人李明指出。
2022年,由12名跨学科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启动研发。他们深入全国10余个城市的养老社区,收集有效问卷2000余份,最终确定“健康监测+安全保障+生活辅助”三大核心功能。通过毫米波雷达、低功耗芯片等技术的应用,设备实现了无感化健康数据采集,并能精准识别跌倒、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。
“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,适老化改造才是关键。”工业设计成员王雨欣介绍,团队耗时6个月优化交互界面,将传统APP操作简化为实体按键与语音指令,并开发出方言识别功能。在杭州拱墅区试点期间,92岁的独居老人张奶奶通过设备的一键呼叫功能,成功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化解了燃气泄漏危机。“比儿女手机还好用!”她这样评价。
该产品采用“硬件+服务”的商业模式,基础版售价控制在千元以内,并推出“以租代购”减轻用户负担。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公益属性:团队与民政部门合作,每售出一台商业设备即捐赠一台基础版至农村地区。截至目前,已有1200余台设备覆盖浙江、安徽等地的偏远村落。
“大学生创业既要追求商业价值,更要承担社会责任。”指导教授陈伟评价称。该项目不仅获得2023年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,还吸引了多家科技企业抛出橄榄枝。据悉,团队已完成A轮融资,计划年内拓展至全国50个城市,并开发针对失能老人的升级版本。
业内专家认为,“康伴”设备的成功,为智慧养老产业提供了新思路:通过精准洞察用户需求、平衡技术先进性与使用便捷性,让科技真正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工具,而非增加负担的“数字鸿沟”。
(全文约800字)
发布于:河北省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